較近,我國工業部發布了建立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的指導意見,要求各行業結合實際情況認真實施。以冶金工業部注漿管標準化為出發點,為促進注漿管行業工業標準的實施,特別組織行業智能制造領域的標準化方案。工業標準的總體思路是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第十四五年規劃和2035年國家標準化發展大綱,為中國十四五智能制造標準化工作邁出了新的一頁,將在中國智能制造標準化工作中發揮重要的指導作用。繼續實施制造業強國戰略,加強標準化工作頂層設計,增加標準有效供應,加強標準應用實施,促進國內外標準化工作。并在不斷完善國家智能制造標準化工作的基本原則的基礎上,加強智能制造業分類協調,加強智能制造業的基本要求。
注漿管行業的建設目標分為兩個階段:從階段到2023年,制定和修訂了注漿管行業標準,不斷完善先進適用的智能制造標準體系;2025年,實現了數字雙胞胎、數據字典,在智能供應鏈等關鍵領域形成了相對完善的標準化集群,逐步建立了國際先進水平的智能制造標準體系。注漿管行業智能制造標準化的關鍵方向是注漿管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原材料行業,也是新中國較早開展標準化工作的領域之一。
注漿管行業標準化工作堅持與產業發展、質量改進相結合,有效支持我國注漿管行業的高質量發展。2020年,我國工業部將建設細分領域的智能制造標準體系作為重點。在我國注漿管冶金智能制造標準化工作的指導下,于202020年1月正式成立,6月份完成了注漿管行業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導和國家標準體系建設指導,并在制定和國家標準建設指導方面發揮了關鍵作。重點介紹注漿管生產中心,開發5G應用、無人駕駛、特種機器人應用等標準;圍繞智能工廠建設,制定工廠設計、數字交付、數字雙模型等標準;圍繞生產智能管理,制定質量、物流、能源、環保、儀器、供應鏈整體優化等標準。
注漿管行業正處于促進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智能制造作為實現這兩個目標的重要起點,一直受到國家和行業的高度重視。智能制造業從標準化管理開始,全面推進產業升級。注漿管行業的企業應高度重視,積極參與智能制造標準的修訂,同時大力推進智能制造項目。注漿管行業標準是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協調支持,智能技術供給側和需求側標準體系的跨領域整合指出了方向。
注漿管行業智能制造標準體系的協調與合作是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將進一步加強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的協調與工業標準的關鍵標準體系。加強與各方的溝通與合作,選擇行業領的智能技術和方法,選擇具有智能制造能力的先進企業,將行業優勢能源收集到標準化開發平臺,創造更新、實用、易用的注漿管行業智能制造標準,對促進注漿管行業的優質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